【文字解读】《南岔县粮食应急预案》的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6 15:09
为确保南岔县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增强抗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因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引起的县粮食供求关系突变和粮食市场急剧波动的状况,有效监测和控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县内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制订本《预案》。
一、《预案》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解释
《预案》共分为九部分: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警监测、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和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总则。从编制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三个方面对《预案》进行解释说明。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条例,保障应急状态下粮食(含原粮、成品粮和食用油)的采购、加工、运输和供应安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第二部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这部分是依据《黑龙江省粮食应急预案》的精神,成立南岔县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对县粮食应急机构及职责进行解释说明,并对县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做重点解释。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急工作指挥部成员及其职责进行说明。指挥部成员是根据开展粮食应急指挥工作实际需求、结合各个成员单位具体职能所设立组成;二是对县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和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作出说明。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粮食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指挥长,指挥部在县发改局设立办公室,由发改局(粮食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本部分内容对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做了明确解释,保证应急响应的有序启动,为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预警监测、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后期处置工作。预警监测依据相关单位职能权限设定,由有关部门分别从粮食品种的生产、库存、流通、消费、价格、质量等方向进行监测和预警分析,交由应急办公室汇总做出评估和判断,职能明确、反应迅速,为启动粮食应急响应提供第一手参照信息。在县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全县粮食监测预警系统高效有序地进行前期预警工作,并对建立粮食应急报告制度,对指定异常情形应调查核实后及时报告。应急响应部分从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应急终止等方面进行说明。应急响应程序从粮食应急状态认定和应急预案启动做了解释和规定。应急响应部分对粮食应急响应等级划分和具体行动举措做出了指导性规范。应急终止部分对粮食应急终止动作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七部分至第九部分:应急保障、预案管理和名词解释工作。应急保障部分重点对粮食储备和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做了解释。粮食储备是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对南岔县粮油收储和加工企业保持必要的粮食库存量做出了要求,以保障应急状态下粮食质量和数量的安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主要是从粮食储存、加工、运输和发放各个环节所建立起来的保障体系。粮食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的情况下,由应急指挥部统一安排和调度,保证应急粮食的加工和供应。另外,应急保障还对粮食主渠道保障、应急设施建设和维护、通信保障以及宣传、培训演练相关内容做了规定。后期处置从评估和改进、应急能力恢复、应急经费和清算、善后处置、奖励和处罚等方面做出规范,为粮食应急善后处理提供依据。
二、《预案》的主要特点和实用性
(一)重在事前准备。粮食应急的发生是有征兆的, 可以通过发现隐患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避免事故的目的。本《预案》在“应急报告”前设立“预警监测”和“市场监测”,其目的是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要求粮食经营企业都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保持必要的粮食库存量,并承担政府规定的最低和最高库存义务。在事前保障粮食储备量的条件下,事前建立了以粮食储存、加工、运输、销售为网络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保证了应急粮食的加工和供应,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职责明确,统一部署,分工协作。本《预案》对县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做出了清晰明确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后,在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个成员单位分别根据预案划分职责进行工作部署,要求粮食应急响应程序启动情况下,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各
项工作的开展做到井然有序。
(三)求真务实。本《预案》的编制从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出发,以强调预案实际操作为导向。新修订的《预案》是根据南岔县具体情况来编制的真实、实用的预案,完善了粮食应急供应网络。
相关信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